15.灵公喜欢妇女穿男人服饰,因此国都内的妇女都
穿起男装。(意思对即可)
16.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2分)
这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表里不一。(3分)
(意思对即可)
17.上行下效。 (2分)
灵公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晏子让他为君
做人,都要表里一致。说明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
上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比规定更有效。(4分)
(意思对即可)
[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包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
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第
步:指出是哪一个字) ;
充分显示出
雨后的“新晴”(第二步: 指出使用该
字的好处)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
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
“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
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
“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题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案]题目已将字词点出,所以第步可省略;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该词
后的景象) ;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第三步:
指出使用该词的好处)。
[题3]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
三)
[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莳(shi) 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
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 ;
把“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及使用该手法的好处) ;
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
现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步:结合思
想内容再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濠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 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答案]因题干中已明确了诗歌的形象,所以第一
步可省略;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 ;
表达了作者的对海棠花开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
[题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闾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
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 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闽运(1832-1916) ,近代著名诗人。他
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
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
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
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 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题7)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 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直接结合具体诗句, 采用表达了...情怀和志向的句式。)
综合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
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玛:地势周围高而央的地方。这里指击坞。
8.请简单描述-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8.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 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
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
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 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点给1分; 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点给1分。
综合练习2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尿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面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管室幸箱。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
子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1.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
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 自由驰骋!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
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