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和发展
时代产物 : 马克思产生时间 19世纪40年代中期,有170多年历史
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时代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阶级统治的斗争。
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的暴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历史时代。
产生和发展
时代产物 : 马克思产生时间 19世纪40年代中期,有170多年历史
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时代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阶级统治的斗争。
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的暴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产生时间: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848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及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揭开了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页,标志着法国工人已经在斗争中提出国家政权问题,开始走上独立地进行政治斗争的道路。
1836年,英国“人民宪章”运动:全国性的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这是一次直接反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斗争,斗争目标明确地对准了私有制,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直接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圣西门(法国)、傅立叶(法国)、欧文(英国))
自然科学基础:
1、细胞学说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生物进化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1847年7月,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单选)
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①列宁主义阶段: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的几点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政治立场(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表现:
①它不带任何偏见;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
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基础: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2、与时俱进的含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①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4、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我国的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①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②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三、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加课)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1818年出生,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848年,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距今大概有170多年的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追的产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大工人运动明确确定要了我要建立共和国的目标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1834年
英国“人民宪章”运动1836年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1844年
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追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法国圣西门,法国傅立叶,英国欧文)
自然科学基础:
1,细胞学说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1847年7月,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如果是单选题问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时间就答“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列宁主义阶段: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1一个新的阶段。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三大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行政纲理、十八大1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的几点说明: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例入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形式: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定是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表现:
1,它不带任何偏见(实事求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深刻性)
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4)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基础: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似乎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第二章重点必考爱出题)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
2,与时俱进的含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1)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产生时间;19世纪40年代。170年历史
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
理论创新的长期性,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