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要篇目:
1、寡人之于国也 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2、劝学 选自《荀子 劝学》,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者。
主张“人性恶”: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明礼义而化之)。
主张“人定胜天”:他认为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靠主管努力去认识、改造、利用它。
特色:1、用博喻:集中许多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论述问题
2、采用对比: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文字说服力。
3、句式整齐:在排偶中适当地加进散局,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常用实词:
- 青:青于蓝-----形容词
- 中:木直中绳------动词,符合,合乎
- 疾:声非加疾也----强,形容声音大
- 假:假舆马者------借助,利用
- 绝:而绝江河-----横渡
- 致:而致千里-----到达
- 兴:风雨兴焉-------起
- 功:功在不舍--------成绩,成功
-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
- 用:用心一也---因为
3、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载体,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发展影响巨大。
4、师说 作者韩愈,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最大肯定,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古文:先秦、两汉的文章),古文运动的重要目的是要恢复儒家道统。师说是典型的论说文。
5、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这年六月,苏轼有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在赴任途中,他从水路绕道江西,送长子苏迈去德兴上任,途经湖口,亲自寻芳了石钟山,探其命名究竟,写下了这篇游记。
宾语前置特点
名词(形容词)+否定词+代词+动词
主语 宾语 谓语
注意:古汉语否定句或疑问句,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